追觅扫地机器人获全球首创仿生机械臂认证,年增速第一领跑行业
近日,追觅科技获颁沙利文“全球扫地机器人仿生机械臂首创者”认证,其首创的仿生机械臂技术突破性解决了扫地机器人行业的边角清洁难题,通过内置仿生机械臂将拖布外扩,在房屋边角、缝隙清洁上实现几乎百分百覆盖。
沙利文认证是获得全球范围内广泛认可的权威认证机构,本次对追觅科技的仿生机械臂技术为扫地机器人行业所带来的开创性成果予以认可,也标志着追觅科技在行业内的出色表现和领先地位。事实上,在过去一年的市场表现中,追觅扫地机器人及其机械臂家族就取得了令人惊喜的成就。
追觅科技作为势头强劲的智能清洁行业领导品牌,2023年继续保持“疯长”态势,追觅扫地机器人机械臂家族累计销量破50万。得益于其打造爆款的能力为品牌保持高增速持续“供血”,追觅科技斩获“2023 年中国线上市场扫地机器人行业增速TOP 1”、“2023 年中国线上高端市场清洁电器品牌市场份额TOP 1”两大高含金量战绩,足以见证追觅科技强劲的市场竞争力。
追觅科技扫地机器人行业增速第一,科技与体验升级迎来市场正向反馈
3月27日,追觅科技释放三张战绩海报,展示了2023年的部分惊喜成果。据奥维云网数据,2023年追觅科技扫地机器人在中国线上市场的销额实现了116%的高增速,销量也同比增长了83%,位居中国线上市场扫地机器人行业增速TOP 1。
一方面,追觅科技在技术创新上持续发力,不断促进产品迭代升级,甚至引领了行业技术发展方向;另一方面,追觅科技也极为注重洞察消费者需求,让技术服务于体验,落在产品上自然更能切中用户痛点。科技+体验的双重升级最终得到市场的良好反馈,结出增速第一的“硕果”。
全球首创仿生机械臂技术成为爆款,追觅扫地机器人机械臂家族累计销量破50万
2023年追觅科技创新实力的一大体现就是其全球首创的仿生机械臂技术,同年5月,首次搭载这一技术的追觅X20系列一经上市即成为当下爆品。618期间追觅尖端旗舰扫拖机器人X20 Pro实现天猫618全周期新品榜霸榜,同时拿下天猫618全周期高端扫地机销量&销额双冠军。其后追觅又推出尖端旗舰X30系列仿生机械臂扫地机器人,全方面覆盖边角及缝隙场景。还在3K价位段的追觅S10 Pro Ultra机械臂版上进行仿生机械臂技术下放,实现了高端旗舰和技术普惠产品的全价位段布局,机械臂家族不断扩张。
据奥维云网数据显示,追觅扫地机器人机械臂家族累计销量已经突破50万台,俨然成为时下热门的扫地机王牌产品。今年2月,追觅科技继续推出新一代扫拖一体机器人X40系列,采用了追觅首创的仿生“双”机械臂设计,在追觅科技独有的仿生机械臂抹布外扩技术的基础上,引入行业内首创的可升降边刷外扩功能,边刷和抹布双臂协同,实现了近乎百分之百的死角覆盖。这一创新技术的发布,无疑在智能清洁领域掀起了新的变革,进一步满足消费者对高效、智能、便捷清洁的期待。
5000+价位段产品增长显著,追觅科技斩获线上高端市场份额TOP 1
据奥维云网数据,2023年扫地机器人5000+价位段高端产品增长显著,销额占比由10.1%增长到16.6%,头部品牌的持续发力让这一价位段的“厮杀”更为激烈。而追觅科技长期秉持的以核心技术为根本的策略让其在高端市场的竞争上更容易取得优势。2023年5000+以上价位段高端扫地机器人市场上,追觅科技扫地机器人占据了33.5%的零售额份额和32.9%的零售量份额。此外追觅科技也在其他清洁电器领域保持强劲的发展态势,豪取中国线上高端市场清洁电器品牌市场份额TOP 1佳绩。
高端市场更加考验产品力,追觅科技凭借高速数字马达和智能算法两大核心技术和远超同行的研发投入占比,在尖端产品上赋予的极致清洁体验和紧随市场动向的创新速度持续领先,一举拿下高端市场份额第一的成绩并不意外。
时至今日,智能清洁电器的普及程度仍不算高,还有广阔的市场空间有待挖掘。随着整体经济复苏和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提升,消费者对于产品质量和体验的要求也日益增高。尤其是扫地机器人这类技术壁垒要求高的产品,更需要通过持续的创新研发实力,深度挖掘用户需求,满足消费者对于更高品质、更智能化产品的期待,在这方面追觅科技目前走在行业前列。此次获得沙利文的认证,充分展示了追觅科技硬核的技术实力和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增速第一、高端市场份额第一以及机械臂家族的热销三大战绩,都是追觅科技以技术拓宽赛道的有力反馈。
电科技(www.diankeji.com)是一家专注于全球TMT行业的领先资讯媒体。
作为今日头条青云计划、百家号百+计划获得者,2019百度数码年度作者、百家号科技领域最具人气作者、2019搜狗科技文化作者、2021百家号季度影响力创作者,曾荣获2013搜狐最佳行业媒体人、2015中国新媒体创业大赛北京赛季军、 2015年度光芒体验大奖、2015中国新媒体创业大赛总决赛季军、2018百度动态年度实力红人等诸多大奖。
投稿、商务合作请联络微信公众号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文字版权归电科技所有,转载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本站转载文章仅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电科技立场,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再度冲击IPO,哪吒汽车拼死要上市的背后,也许是因为生存危机 2025-03-03
-
吉利以神盾短刀电池复刻比亚迪崛起之路,补齐产业链最后一块拼图 2025-03-03
-
国轩高科向印度转移锂电技术,就不怕像vivo一样被合法“抢劫”? 2025-03-03
-
不是竞争对手也要diss,极越汽车CEO夏一平为何要批评贾跃亭? 2025-03-03
-
净利润5倍比亚迪,单车净赚5万的特斯拉,打不赢理想和赛力斯? 2025-03-03
-
销量五年跌一半,日产关闭常州工厂不是结束,而是外资撤退的开始 2025-03-03
-
火山引擎以“四轮驱动”,助力“智·药未来” 2025-03-03
-
欧盟对准中国电动车挥舞关税大棒,竟是以战求和,要中资去建厂 2025-03-03
-
没出啥事儿但销量崩了,LS6月销跌破500辆,智己到底发生了啥事? 2025-03-03
-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如火如荼,今年报考相关专业四年后会踏空吗? 2025-03-03